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用相同质量的锌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
锌的状态 |
反应温度/℃ |
收集100 mL氢气 所需时间/s |
Ⅰ |
薄片 |
15 |
200 |
Ⅱ |
薄片 |
25 |
90 |
Ⅲ |
粉末 |
25 |
10 |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对锌和稀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2)实验Ⅰ和Ⅱ表明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3)能表明固体的表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盐酸的浓度对该反应的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卤素化学丰富多彩,能形成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等类型的化合物。
⑴写出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
⑵写出卤素互化物溴碘原子比1∶1的共价化合物(IBr)的电子式 ▲ ,其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 。
⑶氟化氢气体的沸点较高,这是因为氟化氢分子之间存在 ▲ 。
⑷①HClO4、②HClO、③H2SO4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填序号)。
⑸用新制的氯水、NaBr溶液、四氯化碳作为试剂,验证氯气的活泼性强于溴单质。简述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 。
⑴写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⑵写出苯发生硝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⑶将一根亮红色的铜丝放置于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然后由外焰逐渐向内焰处移动,发现铜丝由亮红色转化为黑色,进入火焰的内焰后铜丝黑色又转化为亮红色。写出黑色转化为亮红色这一现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B、D分别是同主族元素。又知B、D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2倍。这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常温下有两种是气体,其中一种气体易燃烧,另外两种为固体,其中一种是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
⑴写出元素符号:A ▲ B ▲ C ▲ D ▲ 。
⑵写出两种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
⑶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形成过程 ▲ 。
⑷用A和B两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燃料电池,电池中装有浓KOH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浸入浓KOH溶液中,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气体透过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入B的单质。写出通入B单质的一极电极反应式是: ▲ 。
(8分)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NO2和N2O4 ②12C和14C ③
④
⑤⑥甲烷与丙烷
⑦乙醇(CH3CH2OH)和乙二醇(HO—CH2—CH2—OH)
注意:以上七组物质,不一定是每组物质都能找到对应填空
⑴互为同位素的是 ▲ ;⑵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⑶互为同系物的是 ▲ ;⑷同一种物质的是 ▲ 。
已知蓝铜矿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受热易分解。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Fe2O3、SiO2。经过一定条件的转化二者均可转化为金属单质,根据下列框图转化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④、⑤步反应得到铜和金属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过量F与A反应,溶液b的成分是:______(写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