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学者施拉姆在《毛泽东》一书中把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划分为下表中的四个阶段。下列相关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时期 |
阶段 |
关键词 |
重大事件 |
五四运动以前 |
探索时期 |
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 |
新文化运动 |
五四运动至大革命时期 |
形成时期 |
马克思主义者 |
国民革命运动 |
大革命失败至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成熟时期 |
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至1976年 |
曲折时期 |
无产阶级文化 |
文化大革命 |
A.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毛泽东是一个激进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
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毛泽东开始转变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验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文化大革命是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大革命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 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
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 B.设立军机处处理政务 |
C.设三司总管国家财政 | D.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
下列政治制度或措施中,不是针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是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
C.北宋派文臣到地方做知州 | D.明朝在各省设“三司 |
“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财政官制应属于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
《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 “干德三年(965年)三月, 朝廷遣官立转运使, 总一道之财赋。”这一举措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 稳定地方安定局面 |
B.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 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 |
C.削弱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有利于中央集权 |
D.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 加剧社会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