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历史一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班人(维新派)中国学问是有底子的,外国文却一字不懂。他们不能告诉人“外因学问是什么.应谊怎么学法”,只会日日大声疾呼,说:“中国旧东西是不够的,外国人许多好处是要学的。”这些话虽然象是囤囵,在当时却发生很大的效力。他们的政治运动,是完全失败……
——摘自梁启超《五十年中图进化概论》(1923年)
(1)材料中“外国人的好处”主要指什么?“在当时发生很大的效力”具体又指什么?
(2)你是否赞同粱启超关于“他们政治运动完全失败”的观点,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观察下列图片,请完成:

图1 图2 图3 图4
(1)判断4幅图中货币出现的年代。
(2)结合所学内容,说明图2货币出现的积极作用。
(3)图4货币的名称是什么?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秀……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材料三:“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材料四:“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衣履天下”的纺织业原料是什么?材料二中纺织业原料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纺织业原料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在经营方式上的区别,并分析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阅读以下材料:

图一

图二 北宋东京城市布局

图三 清明上河图(局部)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请回答:
(1)说明图一所示城市的名称及所处时代。
(2)从图二、三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图1 《共产党宣言》(1848年出版)

图2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图3 攻打冬宫
(1)图1历史文献发表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2)图2所示的巴黎公社革命是社会主义理论到实践的一次伟大尝试,试分析巴黎会社的性质,并结合史实论证。
(3)巴黎公社留下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4)图3所示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你认为十月革命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革命的胜利有何意义?


图1马、恩在一起图2公社成立图3“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请完成: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有何直接联系?
(3)三幅图片分别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