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简答题
《红楼梦》32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中湘云、袭人劝说宝玉,宝玉听了大觉逆耳,并称赞林黛玉从来不说这样的混账话。他们跟宝玉说了什么混账话?黛玉听到宝玉的表白后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请具体说明原因。
“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这是《茶馆》中谁的台词,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小说阅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简答题(任选一题)
(1)鲁肃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彼虚实:敢问操军约有几何?”玄德曰:“备兵微将寡,一闻操至即走,竟不知彼虚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耶?”
“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具体指哪“两场火”,请简述相关情节。
(2)“他清清楚楚地想起当初他在过道里追上她,把那笔钱塞给她,然后从她身边跑掉的情景。‘啊,那笔钱!’他回想当时的情景,又是恐惧,又是嫌恶,就跟那时候他的心情一样。‘哎,多么卑鄙!’他也像当时一样骂出声来。”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让聂赫留朵夫骂自己是卑鄙的,那笔钱又是怎么回事,后来“她”的境遇因此发生了什么改变?
选做()小题

简答题。(选做一题)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张飞见其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
“老将军”指得是谁?张飞为什么要低头便拜并说“言语冒渎”?请简述这件事。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其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概括了她的什么命运?请简述。

简答题:
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请简述这个故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12.11)》)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13.3)》)
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写一个出自《论语·子路(13.3)》语段的成语。
《论语.颜渊(12.11)》中第一个“君”“臣”“父”“子”的词性都是______,而第二个“君”“臣”“父”“子”则为______
孔子主张“正名”。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解说道:“在社会关系中,每一个名字包含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任何人有其名,就应当完成其责任和义务。这便是名字的意义。”请结合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名著阅读
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你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我国三国时期的人物张飞进行评价。
答:(1)褒:
(2)贬: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