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7(8分)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
(3)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条约?英国通过该条约割占了哪些中国领土?
(2)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3)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条约?日本通过该条约割占了哪些中国领土?
(4)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以上材料出自什么条约?
(6)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什么?
大和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是学习其他民族的精华而强盛起来的。6世纪下半叶,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社会政局混乱,国家衰弱,天皇和一些士大夫决心改革,推行中国的隋唐制度,以振兴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说出日本这次改革时在位的天皇。1分
(2)当时中日交往频繁,中国出使日本的著名僧人是谁?2分
他在日本10年,传播了唐朝文化,还精心设计了一座寺庙,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这座寺庙的名称是什么?2分
(3)古代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主要什么方式是什么?各举一例说明4分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文明的交流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至少2点) 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2分
(2)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 2分当时中国称该国什么名称?2分该帝国同中国的直接交流始于哪一年? 2分
(3)帝国初期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为什么?2分
(4)该帝国建立的时间什么时候?建立者又是谁?每问各1分,共2分
阅读下列材料:“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1)这是谁的名言? 2分
(2)这句话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2分
A. 运动产生力B. 杠杆可以省力
C. 受力面积越小,承受压强越大 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成正比
(3)该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另一个贡献是还发现了定律。2分他的发现,说明()2分
A.生活中蕴含科学 B.战争使人智慧迸发
C.事实胜于雄辩 D.人民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4)你认为自己应该学习这位科学家的什么精神?2分
【】(1)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阿拉伯人。
改正:
【】(2)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
改正:
【】(3)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全体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