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5月20日某些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
| A.德国和奥匈帝国 | B.德国和俄国 |
| C.英国和奥匈帝国 | D.英国和俄国 |
被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元凶”的历史人物中,不应该有()
| A.希特勒 |
| B.东条英机 |
| C.墨索里尼 |
| D.丘吉尔 |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强学会成立 |
| B.创立《万国公报》 |
| C.公车上书 |
| D.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广为提倡”,“各报体例, 自应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
|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 |
| 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
|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戊戌变法下列法令中,对封建顽固派最具威胁的措施是()
| A.改革政府机构方面 |
| B.兴办私人企业方面 |
| C.训练新式军队方面 |
| D.开办新式学堂方面 |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 A.①②④ |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