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分别表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
B.M点处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
C.t1℃时,向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加入22 g甲,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乙 |
“化学棋”游戏规则:①每粒棋子代表一种物质;②吃子:所选棋子能与棋盘(如图)中的某棋子发生反应,则棋盘中的该棋子被吃掉;③连吃:前一次反应的生成物能与另一棋子发生反应时,则该棋子也被吃掉。若一次就可连续吃掉棋盘上的所有棋子,应选择的棋子是( )
A.B.
C.
D.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能燃烧,而CO2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分子结构不同
B.石墨可导电,而金刚石不能,是由于两者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NaOH和Ca(OH)2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OH﹣,因此两者都显碱性
D.食盐水和金属铝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两者都能导电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
A.NaCl溶液B.NaOH溶液C.浓盐酸D.石灰水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 )
A.CaO[Ca(OH)2]:H2O
B.NH3(水蒸气):浓硫酸
C.MnO2(KCl):H2O
D.NaOH溶液(Na2CO3):CaCl2
某同学在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做了如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②将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下列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Z>Y>XB.X>Z>YC.X>Y>ZD.Y>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