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
|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
对于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的读法错误的是( )
| A.碳与氧气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
| B.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
| C.碳+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
| D.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
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 B.NO2 | C.NH3 | D.N2 |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 B.元素种类 | C.原子种类 | D.分子种类 |
实验证明M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其成分推测正确的是()
| A.M是氢气 | B.M是甲烷 |
| C.M含有氢元素 | D.M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冰前后质量不变 |
|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升 |
| C.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变为淡蓝色液体 |
|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与分解了的水的质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