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四个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则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C.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D.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注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调至天平平衡后,向左边烧杯中加入2.8gFe,要使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需向右边烧杯中加入金属铜的质量为( )
A.2.7g | B.2.8g | C.5.4g | D.5.6g |
向AgNO3、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下列的( )
A.Ag | B.只有Cu | C.只有Cu和Ag | D.只有Cu和Zn |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H2 |
CO2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
B |
Na2CO3溶液 |
Na2SO4 |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
C |
NaCl固体 |
细沙 |
加入足量的水,过滤 |
D |
铁粉 |
Fe2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3℃时,将A、B分别溶于100g水中,各自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降温过程中,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
B.降温至t1℃时,B物质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C.降温至t1℃时,A物质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D.降温至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