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栋《牧令书》记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 )
A.宰相制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 |
C.县官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 |
D.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 |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时间 |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
产业工人 |
约10万人 |
约60万人 |
约200万人 |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
A.兴起于重工业 |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
C.首先发生在英国 | D.电力的广泛使用 |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 )
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自由竞争和贸易 |
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 |
C.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实施社会保障 |
D.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
表格中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 B.电力的广泛应用 |
C.万能蒸汽机的推广 | D.航天工业的发展 |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 、“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三者对应的分别是( )
A.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
B.葡萄牙、英国、美国 |
C.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
D.意大利、法国、荷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