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让一株杂合小麦自交获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获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占总数的
A.1/4 | B.1/6 | C.1/8 | D.1/16 |
下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
B.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过程①的酶,该过程会产生少量[H]和ATP |
C.酒精是过程②产生的二碳化合物之一 |
D.在糖尿病人体内,图示过程减弱,脂肪分解增加 |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
B.所有细胞器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
C.豌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与中心体有关 |
D.叶绿体中产生的葡萄糖可直接转移到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 |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 |
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激素 |
C.DNA分子同一条单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氢键连接 |
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 |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育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
B.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图中A bb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3:1
D.过程④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4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 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h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植物幼苗不能吸收水分时仍能吸收矿质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