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基因Aa、Bb、Cc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A、B、C分别控制酶1、酶2和酶3的合成,且通过酶1、酶2和酶3的作用,完成了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素,即
无色物质X物质Y物质黑色素。
则基因型为AaBbCc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1/64          B.3/64           C.27/64       D.6/64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白细胞介素II;ATP→ADP+Pi
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
C.葡萄糖→丙酮酸→酒精;ADP+Pi→ATP
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功能和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但可以产生ATP并附着有酶
B.膜蛋白有重要功能,如细胞标志物、生物催化等作用
C.细胞衰老时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研究发现,皮肤破损后,抑素释放量减少,细胞分裂加快。伤口愈合时,抑素释放量增加,细胞分裂又受抑制。由此推断

A.抑素对细胞分裂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B.皮肤细胞培养时,加入一定量的抑素有利于细胞分裂
C.抑素能抑制皮肤细胞G2期的活动,使其细胞周期缩短
D.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

下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B.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
C.该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定使肌膜产生动作电位
D.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的受体是Na+通道蛋白

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肉细胞中的RNA主要在细胞核中合成
B.黑暗状态下叶肉细胞均有ATP的合成与水解
C.离体的叶肉细胞经脱分化丧失光合作用能力
D.适宜光照下叶绿体释放的O2量和CO2量相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