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
A.DdRr B.ddRR C.ddRr D.Ddrr
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植物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增加室内CO2浓度 |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
C.增加光照强度 |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
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
下图是ATP与ADP之间的转化图,由此可确定
A.A为ADP,B为ATP |
B.能量1和能量2来源相同 |
C.酶1和 酶2是同一种酶 |
D.X1和X2是同一种物质 |
下列关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少 |
B.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C.能进行无氧呼吸的植物都是低等植物 |
D.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不彻底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C.活细胞中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化时刻发生
D.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