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遗传病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
B.成熟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外界溶液浓度大 |
C.生物组织中脂肪鉴定的结果是否理想的关键之一是切片的薄厚 |
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
科学家研究小麦2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得到如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cd段位置不断上移 |
B.a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
C.其他条件适宜,当植物少量缺Mg时,b点将向右移动 |
D.外界条件均适宜,c点之后小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 |
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他向一个密闭容器的溶液中加进了ADP、磷酸盐、光合色素及有关的酶等(见图甲)。实验时,按图乙的限制条件(光照、CO2等)进行,并不断测定有机物的生成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绘出了曲线图(见图乙)。下列对此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AB段平坦,是因为无CO2,不进行暗反应,所以不能生成C6H12O6,这个阶段相当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
B.出现BC段的原因是暗反应的进行与光有关,既有CO2,又有AB段产生的[H]和ATP,故有机物生成量较多 |
C.曲线CD段迅速下降的原因是[H]和ATP不足 |
D.这位科学家设计的这个图甲装置相当于植物的叶绿体 |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
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
C.若c能抑制ATP的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 |
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 |
将4份接种有乳酸菌的100mL牛奶和4份接种有酵母菌的3%淀粉溶液100mL分别装在100mL、200mL、300mL和400mL的烧杯内,将瓶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你认为24小时后产生的乳酸和酒精最多的瓶的容量分别是(假定牛奶和淀粉溶液的量相对乳酸菌和酵母菌是足量的
A.100mL、100mL | B.400mL、400mL | C.100mL、400mL | D.400mL、100mL |
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过程 |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过程 |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溶胶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 |
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