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主要感染幼犬,传染性极强,死亡率极高。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犬体内病毒。请回答:
(1)在单克隆抗体CPV McAb的制备过程中,所用到的细胞工程技术除了动物细胞融合之外还
           技术。
(2)给成年鼠注射CPV ,一段时间后,若鼠血清中抗       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体内产生了        反应。
(3)将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能分泌CPV McAb的杂交细胞的过程中至少要进行两次筛选,一次是通过     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细胞,另一次是通过        筛选出能分泌CPV McAb的杂交细胞。
(4)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准确地识别CPV ,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    的特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动物细胞工程的常用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由构成的液体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主要由三方面组成。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的过程。它在细胞间传递的特点是。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当受到刺激后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
(4).一般来说,脊髓的____________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____________。

下面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请回答:

(单位略)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
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__%。
(3)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在______________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了;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___利用。

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本常见的泥鳅、田螺等几近销声匿迹。为了调查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
表距污染河流不同距离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
365
665
750
1983
2490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动物调查一般不适于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理由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 而且
(2)遭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土壤动物,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
,而不同类群的土壤动物具有
(3)从表中调查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①

(4)当污染停止后,在原来因污染而废弃的土地上开始的群落演替属于演替。在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这种演替将最后达到____________(群落)阶段。

人们使用含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的油漆涂于船只、海洋建筑物等的表面,有效防止了海洋生物附着生长,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油漆中的有机锡可释放入海,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有关该污染物的部分研究如下,请回答:
(1)较低浓度的有机锡即能抑制软体动物雌性个体的雌性激素合成,这些雌性个体的繁殖功能有何变化?
小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萎缩,请推测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各有何变化?。该污染物通过的富集可能对鱼类、鸟类甚至人类造成危害。
(2)有机锡污染导致某海域一种鱼的年龄组成发生改变(如图12),请预测该种群数量
的变化趋势为

(3)某海域受有机锡污染后,部分海藻以及多种软体动物的生物量显著下降,个别物种消亡,而沙蚕等多毛纲动物变为优势类群。这是在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4)以上资料表明,如果有机锡长期污染将会导致下降,从而降低生态系统的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____。
(2)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____。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
(3)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
(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