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这句话的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指代“木”,“木”就是“树”,二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的形象色彩不同。“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所谓“暗示性”是特指词语的形象色彩。 |
B.“这”指代“木”,“木”具有木质材料的影子。人们一看到“木”,就想起树干,很少想到树叶。“木”是秋风叶落情景中的鲜明的形象。所谓“暗示性”,应该是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 |
C.“影子”是指躲在概念背后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是就诗歌语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性特征而说的。 |
D.“影子”是指词语字面意义之外的意味,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才能捕捉到“影子”,也就是课文所说的“语言形象一切潜在的力量”。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拱券(xuàn)瘦削(xuē)鞭笞(tà)条条框框(kuāng) |
B.酝酿(liàng)拮据(jù)辇车(niǎn)蓊蓊郁郁(wěn) |
C.庇佑(bì)弹劾(hé)踹开(chuài)图穷匕见(bǐ) |
D.宫绦(tiáo)毗邻(pí)佣金(yòng)叨陪鲤对(tāo)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静与空是相联系的。 , , 。 , , 。
①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
②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
③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
④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
⑤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
⑥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A.③②①④⑥⑤ | B.③②⑥①④⑤ | C.②⑥③①④⑤ | D.②⑥④①⑤③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
B.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
C.一个省的文化系统如果能肩负起继承当地文化传统的使命,那么这个省的文化底蕴就会得到保持,而不至于中断和流失。 |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娱乐活动。 |
在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美国在前方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兵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
B.在改革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一群中年人相遇相识在深圳;十年后,他们又在西雅图萍水相逢,不禁心潮起伏。 |
C.腾讯公司首次公开拍卖QQ号,市民对此莫衷一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爱心举起,有人则认为它有商业炒作的嫌疑。 |
D.曹叔喜欢古诗古词,有点艺术家的作派,但未免胶柱鼓瑟,给女儿取名字选字过于生僻拗口。 |
依次在下面三处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1)“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 ”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 ”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