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约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余万磅,几年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 010包,1847年增至22 000多包,1852年达32 000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  )

A.中国生产茶叶和生丝获利多,并逐渐掌握自己的命运
B.中国经济脱离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C.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受到削弱
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这说明
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斯大林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个人崇拜
C.高度集权,通过行政手段实施计划经济 D.单一公有制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错误路线和政策 B.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C.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 D.民族矛盾尖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苏联军事力量的削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