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
|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
|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
|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
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 A.开展世俗教育 |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
| C.自由探讨真理 |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
|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 |
文艺复兴“后三杰”的作品大部分是有关天主教的内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宣传基督耶稣至高无上 | B.忠实的为罗马教廷服务 |
| C.利用宗教外衣宣传人文主义 | D.没有摆脱宗教束缚思想落后 |
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 A.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 B.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
|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 | 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权威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