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都争相购买。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C.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士人阶层中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有关士人阶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礼贤下士”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治国济世主张搭建了舞台 |
B.“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明魏晋时期士人深受选官制度的影响 |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反映了士人阶层封闭和保守的意识 |
D.“学而优则仕”体现了明末清初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共同的政治选择 |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 | B.倡行“郡国并存”制度 |
C.主张削弱君权 | D.体现近代民权思想 |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在这个时期(明清),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