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问世的《适可斋记言》一书写道:“江浙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鹜,伸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这段言论反映近代中国( )
| A.出现男女平等的社会潮流 |
| B.男耕女织小农经济解体 |
| 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增强 |
| D.传统农业社会的观念受到冲击 |
1974年6月,在美国的一再倡议下,除爱尔兰之外的欧共体8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首脑共同签署了被称为“新大西洋宪章”的“大西洋关系宣言”。宣言强调,美欧间要在“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之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宣言”是在西欧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上升的背景下发表的 |
| B.美国力图通过此“宣言”,将西欧绑在“美苏冷战”的战车上 |
| C.发表此“宣言”的实质目的是要维护美国“一超多强”的超级大国地位 |
| D.“宣言”发表后,美国成功的遏制了西欧经济的崛起 |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 A.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
| B.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
| C.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
|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
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以下结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没有法国的启蒙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 |
|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是重商主义的胜利 |
| C.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 |
| D.美国内战的主要争端源于西部新领土的合理开发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这一变化说明()
| A.罗马法完全抛弃理性的原则 |
| B.宗教丰富了罗马法的内容 |
| C.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
| D.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 |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以下是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非农业人口(万人) |
城市化率(%) |
| 1950~1957 |
55l96~64653 |
9137~10618 |
16.55~16.42 |
| 1958~1960 |
65994~66207 |
12210~1373l |
l8.50~20.74 |
| 1978~1984 |
96259~103475 |
15230~19686 |
15.82~19.02 |
| l985~2006 |
104532~129315 |
21054~42071 |
20.14~32.53 |
A.1950-1957年城市化率低是因为抗美援朝战争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
B.1958-1960年城市化提高是因为大跃进运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推动
C.1978-1984年城市化率降低是因为农村经济改革吸引了城市劳动力向农村转移
D.1985-2006年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