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小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 单位:%

 年份
作物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0
稻米
52.25
50.75
48.51
46.77
46.51
48.96
47.72
41.95
39.33
甘薯
15.4
14.91
14.62
13.97
13.92
7.71
3.9
1.7

甘蔗
3.95
5.49
5.8
6
5.59
6.84
7.44
5.09
5.71
水果
2.11
1.8
1.95
6.36
7.26
7.64
9.93
13.82
19.29
蔬菜
5.23
5.30
5.61
6.69
9.06
11.95
15.84
18.92
16.3

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B.市场需求变化
C.劳动力素质提高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P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线为等高线。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定下列数值 ( )

A.a<b<c B.f>g C.e<d D.d<e

图示时刻,M、P两地气温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B.气温M地高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C.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低于P地
D.气温M地低于P地,气温日较差M地高于P地

导致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
C.地形(盆地) D.人类活动

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单位:℃)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从地形上来看,以下四幅剖面图与上图甲、乙线段经过地最相符的是 ( )

A.A B.B C.C D.D

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三方面来看,a、b、c、d四点降水最多的是 ( )

A.a B.b C.c D.d

根据近地面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分析,该地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高差可能在 ( )

A.60~80米 B.100~800米
C.1 000~1 300米 D.1 800~2 000米

读下面四图等高距相等,完成下列问题。

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四幅图的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 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 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若把四图反映地区用同一比例尺绘图,则图幅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乙甲丙 D.丙丁甲乙

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C.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D.到达的顺序是丙、乙、甲

若甲船于当地8月22日10时(区时)起,从所在海域沿图示方向行驶,经过1时40分越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则此时它到达地点的区时是 ( )

A.8月20日8时20分 B.8月20时11时40分
C.8月21日11时40分 D.8月22日11时40分

晨线上的两点在一年(除春、秋分日)中可能相同的是()

A.地方时 B.日出时刻
C.昼夜长短 D.正午太阳高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