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1990年我国台湾省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种植业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读表完成小题。
中国台湾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之变动
(1951~1990年) 单位:%
年份 作物 |
1951 |
1956 |
1961 |
1966 |
1971 |
1976 |
1981 |
1986 |
1990 |
稻米 |
52.25 |
50.75 |
48.51 |
46.77 |
46.51 |
48.96 |
47.72 |
41.95 |
39.33 |
甘薯 |
15.4 |
14.91 |
14.62 |
13.97 |
13.92 |
7.71 |
3.9 |
1.7 |
- |
甘蔗 |
3.95 |
5.49 |
5.8 |
6 |
5.59 |
6.84 |
7.44 |
5.09 |
5.71 |
水果 |
2.11 |
1.8 |
1.95 |
6.36 |
7.26 |
7.64 |
9.93 |
13.82 |
19.29 |
蔬菜 |
5.23 |
5.30 |
5.61 |
6.69 |
9.06 |
11.95 |
15.84 |
18.92 |
16.3 |
影响表中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 | B.市场需求变化 |
C.劳动力素质提高 | D.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
对台湾1951~1990年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数据变化的分析,可借助于( )
A.数字地球 | B.地理信息系统 |
C.全球定位系统 | D.遥感 |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显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
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回答问题。目前,我国处在城市化发展的
A.缓慢发展阶段 | B.加速阶段 | C.成熟阶段 | D.转型阶段 |
符合该阶段发展特点的是
A.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
B.开始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
C.普遍出现城市中心空洞化现象 |
D.城乡差距消失 |
读图,完成问题。最能代表现代欧洲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为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④①②③ |
D.③②①④ |
该图为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规模示意图,
①为城市间人口迁移,
②为城乡间人口迁移
③为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读图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类型与其主要成因的正确组合是
A.①—耕地面积的变化 |
B.②—经济全球化 |
C.②—城乡经济差异 |
D.③—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迁移规模特征处于
A.甲时期 | B.乙时期 | C.丙时期 | D.丁时期 |
该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甲国或乙国目前的人口状况是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
B.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
C.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
2010年11月,中国开始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人口普查,这也是建国以来第六次
全国人口普查。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现在人口普查难度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我国
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 |
C.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过大 |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 |
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弄清
①人口数量
②人口构成
③人口合理容量
④城市化水平 ⑤消费水平
A.①②⑤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