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Ⅰ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Ⅱ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Ⅰ

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B.0.5 cm/s
C.0.7 cm/s D.30 cm/s

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颗粒直径(mm)
河流流速(cm/s)
P
0.02
200
Q
20
7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
能够反映图Ⅱ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大陆、海洋分布模式图。回答3-5题。

图中大陆是

A.亚欧大陆、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C.南极洲大陆、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北美大陆

图中四个地区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温度分布不正确的是

A.a>c B.b>d C.d>c D.a>b

字母附近地区可能为荒漠的是

A.a B.b C.c D.d

下图是为了了解地壳的厚度而绘出的大陆面积和平均高度的关系图。据此回答1—2题。

图中序号表示四块大陆,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澳大利亚、②南美、③北美、④非洲
B.①南美、②澳大利亚、③非洲、④北美
C.①澳大利亚、②北美、③南美、④非洲
D.①北美、②南美、③澳大利亚、④非洲

下列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大陆的面积与平均高度是正相关
B.六块大陆构成全球六大板块
C.面积为25×106平方千米的大陆平均高度约为500米
D.南极大陆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层厚度的高度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29~30题。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防腐剂 ④ 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下列哪一种人地关系的思想()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C.可持续发展论 D.人定胜天

根据下表资料(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变化),回答26-27题: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5年
煤(吨)
4
2
0.75
铁矿石(吨)
2
1.8
1.3

19世纪初,钢铁企业为提高经济效益,布局靠近

A.原料地 B.燃料地 C.销售市场 D.交通枢纽

20世纪80年代以来,某钢铁企业考虑经济效益,在布局上选择下图中哪一点最合理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