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Ⅱ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Ⅰ
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 A.0.1 cm/s | B.0.5 cm/s |
| C.0.7 cm/s | D.30 cm/s |
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
颗粒直径(mm) |
河流流速(cm/s) |
| P |
0.02 |
200 |
| Q |
20 |
7 |
A.侵蚀、搬运 B.搬运、堆积
C.侵蚀、堆积 D.搬运、侵蚀能够反映图Ⅱ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
| A.甲 | B.乙 |
| C.丙 | D.丁 |
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
| A.美国五大湖流域 | B.澳大利亚东南部 |
| C.亚洲季风区 | D.潘帕斯草原 |
20世纪初,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以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其主要原因是( )
| A.大型集装箱的使用 | B.海上冷冻船的发明 |
| C.水下隧道的开通 | D.大型航空运输机的使用 |
关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发展商品谷物生产的区位条件最优越 |
| B.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
| C.美国人口众多,为商品谷物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
| D.美国商品谷物生产一般是国营的 |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虽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但它们共同的发展条件是( )
①气候温和 ②地广人稀 ③高度发达的工业 ④便利的交通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成不变的 | B.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
| C.社会经济因素比较稳定 | D.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