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引起两岸同胞的共鸣。这种共鸣
①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③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④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人工降雨并不是想降就降的。2011年4月2日晚上10时40分,温州市气象局专家在苍南县玉仓山山腰等待了将近5个小时后,天空才形成了有利于人工降雨的条件,成功实施了人工降雨。这表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B.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尊重规律,违背规律受惩罚 |
C.规律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是永恒不变的 |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制约 |
2011年以来,为缓解我国部分地区的干旱,有关部门实施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2011年2月25日,安徽省实施了今年首次人工增雨作业。省气象局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天气形势,实施增雨作业,有效的缓解了旱情。材料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 ②自然规律能为人类造福
③人类认识规律就能改造自然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能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②三思而后行
③不登高不知山之高,不临渊不知水之深 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真理之所以要孜孜不倦的追求,是因为
A.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
2012年2月11日,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开始。“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各抒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 ②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认识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