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压表V0,量程3V,内阻约为1kΩ.为进一步测量V0的内阻,有甲、乙两个电路可选择.备选器材有:
A.电流表A1,量程3mA; | B.电流表A2,量程0.6A; |
C.电压表V,量程3V,内阻Rv=1.2 kΩ; | D.滑动变阻器R,0~3000 Ω; |
E.电源E,6V电池组,内阻不计.
(1)若选用甲电路,电流表应选用 (填写前面的字母代号),若V0和选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0和I,则测得电压表的内阻R0= .
(2)若选用乙电路,若V0和V示数分别为U0和U,则测得电压表的内阻R0= .(用U0、U、RV等字母表示).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 cm ,g取10 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几个问题:
(1)小球从a→b,b→c,c→d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2)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__;
(3)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计数点对应 的时刻/s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通过计数点时 的速度/(cm/s) |
44.0 |
62.0 |
81.0 |
100.0 |
110.0 |
168.0 |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小明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L(2.4V,1.0W)的伏安特性,并测出该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1)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放在端。(选填“a”或“b”)
(2)根据电路图,请在图乙中将实物图补充完整。
(3)实验后作出的U-I图象如图丙所示,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值R=(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丙图中图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 V,内电阻小于1. 0Ω)
B.电流表G(满偏电流3 mA,内阻Rg=10Ω)
C.电流表A (0~0. 6 A,内阻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200Ω,l A)
F.定值电阻R0 (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中甲的(a)、 (b)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
内阻r=Ω。
振幅不同,波速相同的两列波相向传播,它们的周期都为T,相遇的过程如以下各图所示,从这个过程中能总结出波的叠加规律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