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禀,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主要反映了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司法主权被践踏 | B.英国人处理民事纠纷习惯息事宁人 |
C.中国的行政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 D.英商华民在华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
“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他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
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
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
“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