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 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 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
20世纪60年代末,卢森堡首相皮埃尔·维尔纳提出后人所称的“维尔纳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完全自由流通,各成员国货币趋同直至确定一个固定汇率,货币储备集中,通过某种类似“欧洲联邦储备局”的机构确定中心货币政策和对第三国的共同货币政策。其目的是( )
A.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
B.发展卢森堡经济 |
C.实现欧洲政治一体化 |
D.削弱法国和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影响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
累进税是一种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它使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罗斯福新政中曾经实行一种按收入和资产的多寡而征收的累进税:对5万美元纯收入和4万美元遗产征收31%的税,500万美元以上的遗产可征收75%的税。罗斯福实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调节国民收入 | B.稳定金融秩序 |
C.保护私有财产 | D.增加财政积累 |
1982年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逝世后,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说:“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
B.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 |
C.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 |
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