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A.革命比建设更重要 |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此诗句颂扬的是()
A.三元里抗英斗争 | B.义和团运动 |
C.太平天国运动 | D.辛亥革命 |
“美国史学家魏斐德作品《大门口的陌生人》利用‘冲突—反应’理论,论述了太平天国起义是由于西方的冲击才引发的,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西方的侵略。”这段论述()
A.材料充分,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结论不合理 |
近代西方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 B.清政府进行坚决抵抗 |
C.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 D.西方列强实力不够 |
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
C.侵华日撰写的回忆录 |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 |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出现在()
A.淞沪会战中 | B.太原会战中 |
C.徐州会战中 | D.枣宜会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