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
| A.革命比建设更重要 |
|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
|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
|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
|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
在三年内战结束的若干年后,列宁说:“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这里的“拐杖”指的是:
| A.苏维埃政权 | B.新生的苏联 | C.新经济政策 | D.计划经济体制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成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殖民扩张 |
| C.工业革命开始进行 |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 A.丝绸之路开通 | B.郑和下西洋 |
| C.新航路的开辟 | D.蒙古人西征 |
从目的和结果看,与中国辛亥革命相似的历史事件是
| A.俄国二月革命 | B.俄国的十月革命 |
| C.巴黎公社革命 | D.德意志王朝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