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1937年8月13日至11月8日这一期间,日军伤亡数字累计如下。作为研究抗战的一个史料,下表可以说明下述哪一历史结论时引用( )
项目 时间 |
上海方向 |
华北方向 |
||||
死 |
伤 |
总计 |
死 |
伤 |
总计 |
|
1937年8月中 |
234 |
1112 |
1346 |
615 |
2367 |
2982 |
同年9月29日前累计 |
2528 |
9806 |
12 334 |
2300 |
6262 |
8562 |
同年10月14日前累计 |
3908 |
15 843 |
19 351 |
不 明 |
||
同年11月8日前累计 |
9115 |
31 259 |
40 672 |
不 明 |
A.百团大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致华北日军死伤8562人
B.进攻上海、攻陷南京时日军死亡数超侵略华北日军死亡数
C.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军队积极抗战致使日军死亡难以数计
D.淞沪会战时虽上海失守但也使得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指出,“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与材料所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有()。
①魏源 ②洪仁玕 ③李鸿章 ④孙中山 ⑤陈独秀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评论中,不是直接针对“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是()。
A.“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
B.“它的成功促使各国考虑把共同市场扩大到其它部门乃至整个经济部门的必要性,它的经验为以后的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
C.“是西欧国家联合道路上的一次创造性实践,一次质的飞跃,它开始了一体化合作形式的零的突破。” |
D.“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建立共同的农业政策及运输政策进一步密切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
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把苏联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时代、退却时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退却时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 B.新经济政策时期 |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 D.卫国战争时期 |
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 B.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C.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
“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国家,所有进行农业改革的尝试在试图以迅速和激进方式进行时,收获的都是深深的失望,因为农业结构最根深蒂固的结构”。以下史实最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 B.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