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45年10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演说,他说:“我们要在蒋委员长领导之下,克服困难,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大家一条心,要和平、民主、团结、统一。”这说明了(  )

A.“独立、自由、民主”是两党的共同追求
B.“统一、富强”是当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C.中国共产党维护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诚意
D.国共两党再次揭开了团结合作的新篇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汄为,“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两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大失误。”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

A.解放战争胜利后 B.大跃进运动后
C.—五计划完成后 D.“文化大革命”后

英国记者杰克•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一书中说:“一般的美国人都认为,中国战争主要是一场民主与共产主义之间的战争……似乎没有人意识到,那么多中国人支持共产党,支持着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权。”他的看法()

A.带有强烈的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 B.揭示了中国政局变动的本质
C.是冷战思维的体现 D.反映了抗日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

1927年陈炯明所著的《中国统一刍议》提到:“三民主义及其发表之政纲,类皆东抄西袭,绝少独立之思想,一贯之理论,而于国情亦未适合。在今日视之,已属陈腐不堪,亟待修正。有何神圣而必强求青年,桎其心思,梏其趋步耶!”陈炯明对三民主义的评论主要反映了()

A.三民主义是不适合中国社会实际的空想 B.陈炯明是背叛三民主义的罪人
C.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有局限 D.三民主义制造了新的个人崇拜

张赛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巾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制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