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 A.驱除鞑虏 | B.创立民国 |
| C.平均地权 | D.扶助农工 |
一位科学家说: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段话最能表明 ( )。
| A.电已进入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 |
| B.电使工业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 |
| C.科学直接推动生产发展 |
| D.电气时代已经取代了蒸汽时代 |
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
| A.蒸汽机 | B.轮船 | C.汽车 | D.计算机 |
第二次工业革命首要标志性成就是( )。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
| B.汽车的发明 |
| 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 |
| D.电力的广泛应用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 )。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
|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
|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
|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