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使执政官掌握立法权 | B.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环境 |
| C.呈现和平渐进的趋势 | D.使贵族独享政治权利 |
下图出自一本古书。文字说明有:“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铁嘴火鹞,木身铁嘴,束秆草为尾,入火药于尾内。……”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书和相关内容是
| A.《神农本草经》中对硫磺、硝石的记载 |
| B.《抱朴子·仙药》中说到的“火药” |
| C.《武经总要》中介绍了多种火药武器 |
| D.《天工开物》中的竹子加工示意图 |
观察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丝织业中心多沿丝绸之路分布 |
| B.四川地区一直以来是丝织业重心所在 |
| C.唐宋时期民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
| D.元明时期丝织业重心转向东部地区 |
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
|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
|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
|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史实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西汉设立中朝 ②改土归流 ③行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①③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之法最终被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所替代。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官僚政治替代贵族政治 | B.小农经济的重大突破 |
|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 D.儒学思想开始成为选拔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