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的“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
|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 |
| 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
|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 |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 A.1921年 | B.1925年 | C.1939年 | D.1948年 |
陈独秀在《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中指出:“……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而非民族革命。”对“非民族革命”正确理解是()
| A.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 | B.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
| C.革命纲领带有排满特征 | D.领导阶级的软弱性 |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很多,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 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 |
| 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
| C.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
| D.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 |
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该观点反映出()
| A.全球化趋势对各国经济模式具有制约作用 |
| B.经济体制改革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 |
| C.外部环境对本国经济发展模式起决定作用 |
| D.中央集权体制和国有化政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
一位欧洲著名学者指出:“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此学者的核心主张是()
| A.建立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欧洲 |
| B.欧盟是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实体 |
| C.建立经济全球化对欧洲更重要 |
| D.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正确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