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富阳县志》载:“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
| A.明清时期,农民依附关系不断加强 |
| B.由明至晚清农村赋税缴纳以土地为主 |
| C.明朝以来,政府农民迁徙限制逐渐松弛 |
| D.近代农村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 |
小李同学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 A.风俗画 | B.文人画 | C.宫廷画 | D.民间风情画 |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词人,但二者作品的内容却大相径庭,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二人的阶级立场截然不同 | B.二人的政治立场明显不同 |
| C.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 | D.二人的才学、才气的差异 |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 B.楚辞、唐诗、宋词 |
| C.宋词、唐诗、楚辞 | D.唐诗、宋词、元曲 |
下列两个唐朝诗人中,前者诗作风格豪迈、浪漫,语言明快、生动;
而后者的诗作则充满沉郁、朴实而深刻的情感。这主要是因为()

| A.前者性格豪放,后者性格沉郁 |
| B.前者生活于盛唐时期,后者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
| C.后者的艺术技巧不如前者 |
| D.前者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后者出生于农民家庭 |
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
| 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 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
|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