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 |
B.用镊子取出白磷并置于水中切割 |
C.把氯酸钾制氧气后的残渣倒入垃圾桶 |
D.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先加热再通氢气 |
E.把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塞的玻璃瓶中
F.把新制氯水放在无色玻璃瓶中
G.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NO2和溴蒸气
II.回忆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加热NH4Cl和Ca(OH)2制取N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气体能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NH3 b.NO c.NO2 d.H2 e.CO2
(3)为何不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检验氨气已收集满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实验室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NaHCO3的受热分解实验。请回答:
(1)加热一段时间后,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理由是。
(3)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33.6gNaHCO3受热分解放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
(11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其中可能含有KCl、BaCl2、Cu(NO3)2、K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溶液呈无色:
②向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①中过滤后的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试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3)写出下列各步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②
④
(1)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例如,能帮助人体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变为易吸收的Fe2+,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磺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 + 2KNO3 +3C =K2S+N2↑+3CO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当16g 硫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某饮用水研究人员提出,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上述反应中,若有10个铝原子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个,用“双线桥法”标明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3分)有一瓶硫酸钠溶液可能混有少量氯化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氯化钠是否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下列各变化中,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E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为淡黄色粉末,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A、G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