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l.5NA个氧原子 |
B.常温下,1Llmol·L-1Na2CO3溶液中所含的CO32-为NA |
C.58g乙烯和乙烷的混合气体中碳原子数目一定为4NA |
D.常温常压下,足量的Fe在lmol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对于下列各组反应,反应开始时,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A.70℃,将0.1 mol 镁粉加入到10 mL 6 mol·L-1的硝酸溶液中 |
B.60℃,将0.2 mol 镁粉加入到20 mL 3 mol·L-1的盐酸溶液中 |
C.60℃,将0.1 mol 镁粉加入到10 mL 3 mol·L-1的硫酸溶液中 |
D.60℃,将0.2 mol 铁粉加入到10 mL 3 mol·L-1的盐酸溶液中 |
将炭粉和铁粉均匀混合,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并按下图装置好仪器,观察下图,示意正确的是
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测量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A.一定大于92.0 kJ | B.无法确定 |
C.一定小于92.0 kJ/mol | D.一定小于92.0 kJ |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 |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3e―+5OH―=FeO42-+4H2O |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
D.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须接电源正极 |
下图是用铜片、银片、Cu(NO3) 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Cl的U型管)构成的原电池。
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电子由铜电极经外电路移到银电极,然后从内电路中移回铜电极
②正极反应为:Ag+ + e- = Ag
③实验中,用另外的银片替代盐桥,该原电池仍能继续工作
④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