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W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则X、Y可能是①O2和CO2②S和SO2③C和CO④NaOH和Na2CO3⑤Cl2和FeCl2中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溶液 | B.胶体可以透过半透膜 |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 D.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A.O2和O3 | B.H2和D2 | C.CH4和C3H8 | D. 2He和3He |
某温度下, pH值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曲线Ⅰ为醋酸稀释时pH值变化曲线 |
B.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 |
C.a点时,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粒,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大 |
D.加入足量NaOH,b点溶液消耗的NaOH比c点溶液消耗的多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沉淀和溶解即停止 |
B.Ksp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越弱 |
C.Ksp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
D.相同温度下, AgCl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在NaCl溶液中的相同 |
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10-13,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3 |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2倍 |
C.pH相同的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7 |
D.pH=7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