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1)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40 ℃时,乙和丙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Ⅱ.20 ℃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
甲 |
|
乙 |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
丙 |
|
(2)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和的科学。
(8分)把下列各物质与其对应的主要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A.石墨⑴ 填充滤毒罐、用于冰箱去味剂 |
B.金刚石⑵ 可作电极材料 |
C.活性炭⑶ 用于冶炼生铁 |
D.焦炭⑷可用于裁割玻璃 |
(6分)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用符号表示以下意义:
① 2个氧原子;
② 碳酸根离子;
③ 氯化铝中铝显+3价;
④ 正四价的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⑤ 3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