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以计算精盐的产率。下列可能引起产率偏高的是( )
| A.粗盐未完全溶解 | 
| B.溶解粗盐的烧杯壁上还沾有溶液 | 
| 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 D.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出去 | 
下表呈现的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氮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只有N2O5一种 | 
| B.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二层上x=8 | 
| C.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 D.表中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 
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 
|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 
|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一种生产有机硅化合物的原料,遇火能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与水接触可产生盐酸。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 | 
| B.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 | 
| C.三甲基一氯硅水溶液的pH小于7 | 
| D.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 |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KCl、NaOH、CuSO4 | B.Na2CO3、Ca(OH)2、NaNO3 | 
| C.NaOH、KNO3、NaCl | D.Ba(NO3)2、K2SO4、NaCl | 
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 盐溶液 金属  | 
   MgCl2溶液 | 
   Ni的盐溶液 | 
   CuSO4溶液 | 
  
| Ni | 
   无金属析出 | 
   — | 
   有金属析出 | 
  
| Mn | 
   无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有金属析出 |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Mg Ni Mn Cu B.Cu Ni Mn Mg
 C.Cu Mn Ni Mg D.Mg Mn Ni 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