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两种,一种是用聚乙烯制成的,另一种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通过查阅资料知:聚乙烯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而聚氯乙烯完全燃烧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则该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1)鉴别这两种塑料袋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实验时,若B、C两瓶都观察到明显现象,则B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C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由此可判断A瓶中燃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探究氧气的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 M g C O 3 A l ( O H ) 3 中的一种或二种。
【查阅资料】① M g C O 3 受热能分解,且 M g C O 3 的化学性质与 C a C O 3 相似;
A l ( O H ) 3 受热分解生成 A l 2 O 3 H 2 O ;③药品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和丙二位同学运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虚线方框中的装置从下图 B C 中选择组装。(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选用 B C 装置,按 A C B 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B
C
该胃药中含有 M g C O 3 A l ( O H ) 3
丙同学也选用 B C 装置,按 A C B 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C 中无明显现象,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胃药中不含有

【交流反思】实验小组经过交流与反思,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并说明理由:               。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工业上主要是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1)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储藏丰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 e 3 O 4 。在 F e 3 O 4 中存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其中1/3是 F e 2 + ,2/3是 F e 3 + 。请写出 F e 3 O 4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主要采用高炉炼铁,常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碳、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碳的作用是。(仅答一点)
(4)由于铁的氧化物中 F e 3 O 4 F e O 均为黑色,实验室用 C O 还原 F e 2 O 3 得到的铁中是否会含有 F e 3 O 4 F e O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资料: F e C l 3 溶液与铁发生的反应是2 2 F e C l 3 + F e = 3 F e C l 2 ,但 F e C l 3 溶液不与 F e 3 O 4 F e O 反应;含有 F e 3 + 的盐溶液遇到 K S C N 溶液时变成红色,利用该反应可检验 F e 3 + 的存在。
【提出问题】 C O 还原 F e 2 O 3 得到黑色产物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
猜想l: F e 猜想2: F e F e 3 O 4
猜想3: F e F e O ;猜想4: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 C O 、盐酸、澄清石灰水、 K S C N 溶液、 F e C l 3 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足量 F e C l 3 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猜想2和4都
不成立。
,.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
不变红色。
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 C O ,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的的烧杯中。

猜想l不成立,
猜想3成立。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如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保存。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 l 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 l 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 p H <7,试管①中溶液 p H >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 m l ,逐滴滴加 N a 2 C O 3 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 H 2 S O 4 ,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 N a 2 S O 4 N a 2 C O 3 N a O H

推理2:含有 N a 2 S O 4 N a 2 C O 3

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