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林纾等人对某事件的看法:“功利倡而廉耻丧,科学尊而礼义亡,以放荡为自由,以攘夺为责任……直与猩红热、梅毒等输入无异”,“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下列对此分析不准确的是( )
A.近代西方列强侵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
B.西方思想传播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冲击 |
C.新思潮引起了旧势力的仇视与恐惧 |
D.反映了该事件存在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 |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A.构建民权政府 | B.批判神权统治 |
C.鼓吹人性解放 | D.倡导思想自由 |
关于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
B.摧毁了基督教会的精神枷锁 |
C.颠覆了罗马教会的权威 |
D.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
A.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
C.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
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 |
策勒尔说:智者运动“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城邦和家庭现存的权威。它所提出的问题超过了它所解决的问题”。这说明智者运动()
A.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
B.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
D.将人们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