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
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 B.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D.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所说的“阳光灿烂”是因为苏俄政府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农业集体化政策 | D.工业化政策 |
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事件是
A.《歌女红牡丹》的拍摄成功 | B.《定军山》的首映成功 |
C.《风云儿女》的拍摄成功 | D.《渔光曲》的拍摄成功 |
创刊于1872年,并且成为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A.《点石斋画报》 | B.《申报》 | C.《新小说》 | D.《民报》 |
19世纪80年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唐胥铁路 | B.淞沪铁路 | C.京张铁路 | D.京汉铁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