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史蒂芬·沃尔特针对爱德华·斯诺登逃离美国避难一事,在社交网站“推特”上说,“如果斯诺登是中国人或伊朗人,泄露了他们国家的机密,而在美国寻求政治庇护,美国政府想必不仅会让他避难,还会将其视为英雄”。这说明
A.美国政府对事物的评价没有衡量标准 | B.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
C.利益立足点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 D.不同的价值观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进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中国大运河项目也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下列对“文化遗产”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根本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其存在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国家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等单位从2008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间经过多次修改方案和补充材料,并就如何让外国人了解和认识珠算,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③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国家多部委联合开展净化暑期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因为()
A.网络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成长起决定性作用 |
B.网络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
C.网络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 |
D.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会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
“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三句诗,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了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广大干部群众要把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思维方式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佛山岭南文化艺术节”开幕式首先以精彩的杂技《登人登台》和武术表演等岭南文化特色文艺节目亮相,而由中日韩三国作者创作的一批陶艺精品也共同汇聚“亚洲现代陶艺交流展”,均博得人们的好评。材料启示我们()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
②要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外国的文化交汇点上创新
③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努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④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断借鉴吸收外来文化
A.②③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