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2 月 14 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和中国的元宵节,美国国务卿克里当天访问北京并与中国领导人会谈,让人对两个世界大国的关系多了一分遐想。中美“交往”密切,但在外界看来,双方远没有“情人”那般和谐。“复杂的中美关系决定了两国既竞争又合作,‘吵而不破’将是两国交往的常态。”从哲学角度看,中美双方“吵而不破”
① 坚持了适度原则,重视了量的变化
② 体现了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 正确反映了大国关系,求同存异
④ 佐证了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 A.① ② | B.② ③ | C.① ④ | D.③ ④ |
近6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目标都维持在“8%”,但是每年发展经济的具体侧重点却不同。从2005年“又快又好”到2006年“又好又快”,从2007年“好字优先”到2009年“保增长”,再到2010年的“好字当头”。这反映的哲理主要是
| A.物质决定于意识 | B.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
| C.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
4.当前,国际形势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要正确处理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从根本上必须
| A.坚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
| B.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出发 |
| C.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
| D.正确处理好大国关系,维护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
目前,发展中国家外债数额急剧膨胀,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在与发达国家的商品交换中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这表明
①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②世界各国需要努力建立有利于世界发展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发展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决
④经济不发达和科技落后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是说:“新中国外交走过了60年光辉历程,在国际舞台上留下了闪光足迹。我们将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②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这样表示:“中国各级人大经历了十几届选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是可行的。”对这句话我们应该坚持的态度是
| A.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对物质具有特殊决定作用 |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C.直接经验是获得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