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四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丝绸之路经济带”将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1)联系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西亚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8分)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6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中的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运用《经济生活》中相关知识,说明图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高二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省了0.5千克煤;如果全国10%的打印纸是双面打印、复印,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相当于节能6.4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4万吨。对此,同学们纷纷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看法。
假设你也有微博,请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着在你的微博上,围绕“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及其理由”发布一段文字。(1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国学教育非常火热,我们应如何看待“国学”呢?章太炎先生曾告诫人们说,当国运日危、文化转型之时,光靠国学固然不足以立国,还要充分学习西学,但是国学不振而要复兴中华却是绝无可能的。

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国学”的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端阳佳节景色新,龙舟竞渡闹盈盈。河面上,棹如飞,龙影跃动;河岸边,人如潮,欢声鼎沸。W市把保护传承、提升发展好龙舟文化作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的重要品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方面和推进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予以引导推进,使之成为让老百姓高兴的重大民俗活动,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说明W市推动龙舟活动发展的理由。

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孔子学院,各具特色的“中国年”“中国节”,在世界各地大展中华风采,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多、更深地了解中国。
从文化对综合国力影响的角度,简要说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 (10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