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此,山东省在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中推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体的”四德”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分析山东省通过开展“四德”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生活依据。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对国务院等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充分审议的基础上,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在这些决议中,既对这些国家机关2004年的工作作出评价,又对这些国家机关2005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政治现象?
(2)根据上述材料回答在我国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1998年3月至2002年底,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审议通过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112件,其中宪法修正案1件,法律74件(新制定35件,修改39件),法律解释8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29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九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重视提高立法质量,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创出了许多新做法、新经验。
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持续发展。
运用国家职能的有关知识,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谈谈为什么国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对非公有制经济“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的政策,是市场经济( )
①平等性的客观要求 ②竞争性的客观要求 ③法制性的客观要求 ④开放性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2分)材料一:虽然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也令人触目惊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偷税、骗税、走私、商业欺诈、财务失真、文化市场混乱……这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给国家、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领导小组认真总结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情况,研究部署各项任务,提出了检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斗争成功与否的四项标准:一是大案、要案得到查处,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治;二是有关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三是各有关部门责任明确,建立起良好的执法机制;四是各方面的经济秩序基本得到好转。
阅读材料请回答:
(1)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种种表现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哪些原则?谈谈坚持这些交易原则的重要性。
(2)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作为国家和企业经营者应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