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是 洋,B 高原,C 半岛
(2)亚洲地形以 、 为主,亚洲的河流大都发源于 部,成放射状流向
,亚洲地势 高 低。
(3)图中字母D处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 。
(4)在图中标注:a、乌拉尔山 b、叶尼塞河 c、长江 d、黄河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泗河穿过湖北十堰市,注入该水库。M河为泗河支流,其流域位于秦巴山区。为了确保水库水质,十堰市探索“绿”“富”共赢之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河的流向为____,易发生山洪的季节为____。
(2)昔日M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耕地面积____,江河的泥沙____,抬高河床,导致生态恶化。
M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海拔较高的地方种植茶树、桑葚,在陡坡植树种草,在缓坡的梯田等地种樱花、梅花、紫荆花等。如今该小流域林草苍翠,花果飘香,吸引众多游客。
(3)指出M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措施产生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植产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A、B、C、D、E补充完整。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有重要意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____,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
(2)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从所处的低、中、高纬度地区来看,该流域处于____地区,四季变化明显。大雪节气该流域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唐诗《夏至五月中》:“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注:五月为农历。
(3)诗句所描述的区域“五月中”气温高低情况是____,其原因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该区域获得的____较多。
为了宣传“全国生态日”,2023年8月15日南充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沿嘉陵江的徒步活动。结合相关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陵江南充段一共规划建设了沙溪、金银台、红岩子、新政、金溪、马回、凤仪、小龙门、青居九个梯级航电工程,对保护该河段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图1为南充市地理位置图,图2为南充市的年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南充市位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第____级阶梯。
(2)如只考虑自然因素影响,嘉陵江水位季节变化____(选填:“大”或“小”)。
(3)嘉陵江南充段九个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该地区水资源____分布不均的状况(选填:“时间”或“空间”)。夏半年,九个梯级水电站使用产生的效益是____。
(4)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了“降碳”重点战略方向,为践行低碳环保理念,请你谈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至少答两点)。
暑假期间,家住北京市的珠珠同学在父母带领下,沿着京新高速(图1)一路向西,开始了一家人的自驾旅行,沿途自然环境和风土人情差异显著。旅途中,珠珠同学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在了日记里。结合珠珠同学日记内容和相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23年8月6日,途经包头市,向窗外望去,远处山峦跌宕起伏……”。
(1)珠珠同学在这段文字里看到的山峰最有可能属于____山脉。
“2023年8月8日,看到了传说中的大沙漠,道路两旁铺设了大量的草方格沙障(图2)……”。
(2)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____。
“2023年8月10日,终于到了新疆,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呀!”
(3)乌鲁木齐地处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____地区;从气候角度看,哈密瓜和葡萄“真的好甜”的原因是____。
“2023年8月11日,今天参观了吐鲁番盆地的坎儿井,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井里流出的水可清凉啦!”
(4)坎儿井中流出清凉的水,主要源自____。
(5)珠珠同学一路向西,沿途依次看到了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等景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选填:“热量”或“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