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青海湖藻类物质繁殖,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以盛产湟鱼而闻名。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9月底开始南迁。
根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最新遥感监测数据表明,2011年9月,青海湖面积为4353.72平方公里,增加了32.65平方公里,较2001年以来10年同期平均面积增加了76.31平方公里,与面积最小的2004年相比,面积增加了109.22平方公里,达到近11年来的最大值,连续7年呈递增态势。

(1)分析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分析候鸟在青海湖繁殖的自然条件?
(3)从2001年-2011年期间青海湖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
(4)分析青海湖地区交通对分布聚落的影响?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i8分)

(1)简述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分析A、B、C三地农业生产存在的差异及其造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读图13“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概述图中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在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1)从2005年外来人口规模看:
(2)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
(3)产生的积极意义:

图12显示的是W、X、Y三个城市的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W、X、Y三城市与其相符的气温序号连接。
W①
X②
Y③
(2)简要说明形成x、Y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大致西北一东南走向的M山脉是,舟曲县地处我国地势阶梯与阶梯的过渡地带。
(2)有人就舟曲县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诱发与导致的原因进行了归结,其中一条是不成立的,请选出此条(在所列原因前面的括号内划“×”即可)并说明理由。
()一是地质、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山体破碎;
()二是受2008年的四川汶川“5.12”地震的影响,山体遭到松动;
()三是由于前斯的严重干旱,增多并加大了山体缝隙,易形成地质灾害;
()四是瞬时的大暴雨,渗入缝隙深部,易形成泥石流;
()五是强台风天气使山坡树木连根拔起,促发了泥石流的发生;
()六是房屋和工程建设不当及生态环境变化,加大了灾害诱发与受灾程度;
()七是地质灾害隐蔽性很强,难以排查出来,预警不及时。
理由:
(3)依图11,指出遇到泥石流迅速逃生的两个方向。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0年8月,中国大陆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组成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正式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由丹霞山、赤水、泰宁、莨(Lthng)山、龙虎山(包含龟峰)、江郎山六处丹霞地貌景区组合而成,丹霞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这些地貌大体来看呈红色,是出露在地表的红色砂砾岩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从而形成的山峰和奇岩怪石的特殊地貌。
“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的成功,使得这一地球演化史中形成的特殊地质地貌更加为世人所瞩目,也对中国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开发好这些“人类共同的财富”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1)分别指出中国大陆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
(赤水)
(蒗山)
(丹霞山)
(龙虎山)
(泰宁)
(江郎山)

(2)红色砂砾岩在岩石三大类成因类型中属于岩,图示地区的红色砂砾岩发育成丹霞地貌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两种外力作用即可)。
(3)指出“中国丹霞”捆绑申报世界遗产地所在区域的主要自然植被,并结合图8,简要描述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