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左图为某国的甲地区“2013年人口年龄构成”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在某国的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地所在州有超过一半的城市居民住在A市,原因是该市
①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沿海地区地势较低,交通便利
③位于海湾内部,且受沿岸暖流影响    ④较少遭受飓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对甲地人口性别比例与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大量迁入 B.该地服役军人多
C.该地女性人口出生率低且大量迁出  D.夏季到该地旅游度假人数多

该国是一个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图中所示乙地非常适合种植茶树。然而,采茶业却并未成为该地的农业生产部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现代科技 B.劳动力 C.交通 D.市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上图中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③ B.⑤
C.⑥ D.⑦

2015年5月20日15时,厦门突降暴雨,市区内涝严重。造成这次厦门市区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热岛效应导致①环节增强
B.地面硬化导致⑥环节增强
C.排水设施不足导致⑤环节受阻
D.绿地面积减少导致④环节减弱

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市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城市1月均温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仅从城郊间热力环流考虑,郊区甲点1月份的风向大致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点的月均温至少相差2℃
B.甲点1月份的风力很可能小于乙点
C.西郊的热岛强度小于南郊
D.该城市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下图为非洲大陆纬度大致相当的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相比

A.甲地年均温大于乙地
B.甲地年降水量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雨热同期
D.两地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对于甲、乙两地的推断正确的是

A.雨季成因:都受西风带控制
B.植被类型:甲地为草原,乙地为雨林
C.海拔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沿岸洋流:甲地为暖流,乙地为寒流

下图为某年11月26日02时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甲地的天气特点是

A.低温阴雨 B.寒冷干燥
C.风雪交加 D.晴暖无风

下图中表示北京市在P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日平均气温变化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岩石圈物质循环 D.水循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