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预防接种的重点工作是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实施消除麻疹行动,在全国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对甲型H1N1流感、甲肝、乙脑等疾病继续开展免疫预防工作。
⑴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人体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____________。会使甲型H1N1流感的病原体失去致病性,但这种蛋白质对甲肝、乙脑等疾病没有作用,这种后天获得的免疫功能叫做____________免疫。
⑵引起甲型H1N1流感和乙肝的病原体都是病毒。以其他生物相比,病毒不具有_______结构。
⑶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看,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感染艾滋病后,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迅速下降。据此推测,被艾滋病病毒逐渐破坏的人体功能是( )
A.神经调节功能 | B.血液循环功能 | C.内分泌功能 | D.免疫功能 |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不仅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由于它可以以植物的枯枝落叶、家畜粪便、生活垃圾等为食,所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蚯蚓还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饲料以及很好的中药材.请分析回答:
(1)在观察蚯蚓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 ,原因是蚯蚓用 呼吸.
(2)取两条活的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 上的一条.
(3)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学会直接爬向另一边潮湿的暗室,这属于 行为.
(4)蚯蚓在生态系统中与细菌、真菌都扮演 角色.
(5)实验完成后,应将蚯蚓 .
二十世纪50年代在婆罗洲的许多雅克人身患疟疾,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也是直接了当的解决方法:喷射DDT.蚊子死了,疟疾也得到了控制.可是没多久,大范围的后遗症出现了.由于DDT同时还杀死了吃屋顶茅草的毛虫的天敌﹣﹣小黄蜂,导致人们的房屋纷纷倒塌.与此同时DDT毒死的虫子后来成为壁虎的粮食,壁虎又被猫吃掉,DDT无形中建立了一种食物链,对猫造成杀伤力,猫数量的减少又导致了老鼠大量繁殖起来.在其一手造成的有大规模爆发斑疹伤寒和森林鼠疫的危险面前,世界卫生组织只得被迫向婆罗洲空降14000只活猫,英国皇家空军执行了一次奇特的任务﹣﹣“降猫行动”.
(1)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你认为人类能否随意灭杀某种动物? 为什么?
(2)针对上述资料,你认为应该怎样杀死蚊子? .
我县是湖南省产粮大县.下图是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位于第三营养级的有 (填动物名称);
(2)吃虫的鸟和肉食性昆虫的种间关系是 ;
(3)有位农民伯伯探索在一些农田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鸭子,不仅起到了灭草、灭虫增肥地力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鸭粪、秸秆在稻田里被 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盐,才能被水稻吸收利用.
(4)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则在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植食性昆虫和肉食性昆虫的数量将迅速 .
下面图甲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该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图乙特有的结构是(数字表示) .
(2)间作套种、合理密植是为了提高甲图中过程[ ] 的效率.
(3)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甲图中过程[ ] 所释放的能量;这一过程发生在乙图的[ ] 中.
(4)过程B的强弱受 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是 .
如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字母)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 ] 的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
(3)甲、乙两细胞的D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4)在“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载玻片上滴加 .
(5)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可以调节显微镜的[ ] ,使物像更加清晰.如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 移动,使之位于视野的中央,便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