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一个2N=4的个体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如果1号染色体来自父方,则2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②1号和2号染色体来自父方,3号和4号染色体来自母方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时,1号和2号染色体走向一极,则3号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如果1号和3号染色体的走向一极,则2号和4号染色体走向一极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联会配对的染色体的形状、大小未必完全相同
A.①③和⑤ | B.①和④ | C.②和③ | D.②和④ |
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
B.丙一定是原核生物 |
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
D.图中甲、乙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
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右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
A.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
C.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
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
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
C.若m1<5m2,则最有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
D.d中个体平均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中个体平均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 |
B.人体![]() |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内为负电位 |